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招聘详情

科技抗疫引领社会治理变革

分享至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11月2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主题为“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围绕“数字经济与科技抗疫”等议题展开讨论,回应国际社会普遍关切,引领数字技术创新趋势。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催生了以“健康码”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抗疫手段的广泛应用,引领了社会治理变革,推动了数字治理新格局。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作为互联网创新高地,近年来,浙江通过数字化赋能在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方面积累了大量首创经验。《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浙江3项在列,充分凝聚了数字治理的浙江智慧、浙江贡献。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在论坛上介绍说,数字赋能为浙江应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场大战大考披上了坚实的科技铠甲。浙江依靠大数据率先推出“一图一码一指数”;率先推出“企业码”“人才云招聘”;开辟“浙江海外侨胞健康关爱咨询平台”。浙江数字赋能抗疫的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互联网发展“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的真理伟力,充分彰显了浙江数字变革带来的澎湃活力。浙江要以数字化改革赋能现代化先行,高水平建设“数字浙江”,奋力打造数字变革新高地、数字中国示范区。

科技抗疫实现精密智控

小雪节气的乌镇,有些阴冷,但无法阻隔来自全球各地参会代表线上线下共同研讨科技抗疫的热情。

论坛主会场设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乌镇厅,因疫情防控需要,500多个座位均保持一米的间隔,场馆内所有空调系统都新增了循环模式,达到全程外循环。嘉宾注册、交通接送、会务服务等全环节,运用无感刷脸、一码通行、红外感应等技术,展示了浙江智慧化服务水平。

在疫情防控这场大战大考中,浙江通过“大数据分析+网格化排摸”,建立重点人群动态管控库、境外来浙人员数据库,大数据研判主动发现确诊病例占总数的96%以上。

浙江率先创立“一图一码一指数”,开发推广健康码,实现省域全覆盖、全国跨省互认,累计发码1.3亿个、境外发码5.6万个,建立全省精密智控疫情防控调度指挥平台,精密智控指数从1.0版迭代升级至6.0版,管住重点人、方便健康人。创立县域疫情五色图、境外疫情图,匹配衍生复工图、复产图,为科学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一图一码一指数”中,最关键是健康码,是数字治理时代的创新。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杭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金志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杭州公安充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成果优势,以夯实数据基座为核心、以模型研发应用为重点、以服务保障民生为追求,积极参与研发“杭州健康码”,全面提升战“疫”能力,通过数据赋能有效实现精密智控疫情目标,公安大数据赋能实战成为战“疫”中的“神兵利器”。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侨乡大省”“对外开放大省”。在国际疫情蔓延初期,浙江口岸防控压力大。在浙江边检总站大数据研判室,值班民警每两个小时就要从“数据库”中取量研判,导入自助研发的境外疫情防输入智能模型等大数据排查系统,不到半个小时所有旅客就被判定为高、较高、中、低4个风险等级,这是浙江“国际健康码”赋码的主要标准之一。

浙江边检总站党委书记、站长陈宏斌介绍,浙江边检利用移民大数据分析,深化移民大数据支撑服务模式,自主研发、调整优化大数据研判模型,加强重点地区人员的排查、分析和风险预警,为浙江疫情防控决策、国际版健康码发放和入境人员分类管控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确保了从全国各地口岸入境的涉浙人员“无一漏管”,有效助推复工复产。

“城市大脑”提升治理能力

“数字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美好”,这在杭州已成为现实。

作为智慧治理典范,杭州市政府于2016年启动“城市大脑”计划,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相互孤立的数据资源联通共享,通过建立一个高速运转的城市“cpu”,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城市大脑”的第一个应用场景就是治堵。数据显示,经过“城市大脑”三年多来的“数字治堵”,杭州交通拥堵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拥堵排名从2014年全国第2名降至去年的第35名。

除了“数字治堵”,“城市大脑”在多个惠民利民场景落地。为文旅系统解决“慢”的痛点,推出数字旅游专线、20秒入园、30秒酒店入住、景区交通引导等应用场景;为停车系统解决“等”的痛点;为医疗系统解决“烦”的痛点,上线“先看病后付费”应用场景;还为刑事诉讼领域非羁押人员监管解决“难”的痛点,在全市范围一盘棋合力推进“非羁码”应用……

下载安装软件-注册认证-完成注册流程-开始日常打卡,今年3月,在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古荡派出所,刚刚办理完取保候审的李某成为第一个使用“杭州非羁码”接受警方监管的非羁押人员,这意味着杭州公安对非羁押人员动态监管揭开新篇章。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羁押难题,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人民检察院联手,以杭州“城市大脑”为依托,充分借鉴“健康码”理念,共同研发用于加强对非羁押人员监管的数字监管系统——“杭州非羁码”app,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外出提醒、违规预警、定时打卡和不定时抽检等多重功能,确保被监管人能够在必要的管控下回归日常生活,如遇突发事件,执行机关能够第一时间快速部署、稳妥处置,实现对非羁押人员“云上”监管、“码上”行动。

杭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许明介绍,推进“非羁码”应用是杭州政法机关探索刑事诉讼领域数字治理的具体实践,接下来将在应用中提升完善、放大成效,切实把“非羁码”打造成杭州标志性政法产品,在建设“全国数字第一城”中彰显政法系统担当作为。

企业投资优化审批流程

数字治理,同样带来政务效能提升与营商环境优化。

浙江省把“一件事”“最多跑一次”理念引入投资项目审批领域,围绕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通过“技术+制度”双轮驱动,实现了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最多90天”。

在具体做法上,浙江推出十大组合拳,如抓清单管理,实现事项标准化,印发实施《浙江省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和《浙江省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19年版)》,实现事项全省统一;抓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应用,全省一体化构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集成全省原有123个系统投资项目审批功能,实现“数据跑”代替“企业跑”。

以往,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要分别申请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施工许可证两个事项,至少要跑两趟行政服务中心,需要提交各类材料26项,但如今实现了“无纸化”“零跑腿”。

对此,美的置业舟山公司项目总监朱大青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开发的临城北区块一地块项目,全流程办理施工许可,申报材料精简到3项,都是在网上申报,通过app可以直接打印已办结事项文件,不用跑到窗口去,还可以进行全流程跟踪,大大节省了审批时间,给企业带来极大便利。”

立乌篷船首,聆悠扬风铃。浙江将继续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等特色平台,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让群众全面共享数字浙江建设成果。

本报乌镇(浙江)11月23日电

专题推荐

进入关怀模式